柴米油鹽以外

上一篇blog文數數已是4年前,現在大女兒已升上小三,小兒子也已升上K3。孩子長大得很快,而我每天還是過著雙職媽媽的身份,顧這顧那,其實請了工人姐姐後,晚上的me time還是有的,卻總是沒那份決定再開一篇新文章。 而這幾年間,社交媒體也起了變化,FB已變老人院,現在大家都去了IG和threads,還在寫blog的人寥寥可數。但我還是喜歡看人家寫的blog,而每當看到人家還在持續地寫,我便覺得自己其實也還有很多東西想分享,也想好好為自己、貓兒、子女、喜歡的電影、歌曲、劇集、書等等留下一個記錄。 今天便很想分享最近很觸動自己的一本書—《生命裡的家常便飯》方任利莎的甜酸苦辣,由方太本人口述,陳曉蕾撰寫。這本以方太第一身自述的自傳非常好看,好看到我乘車途中在看、睡前也在看,甚至看到最後一章時捨不得那麼快便讀完。曉蕾的文字功夫高,雖是書面語,卻帶有濃厚生活感,也成功把方太的個性、口吻傳神演繹,像方太真的在你面前說故事般,非常厲害。 方太是我小時候的回憶,記得小學三年級以前放學都是在彩虹邨嫲嫲家做功課,而嫲嫲家的電視長年都是播著亞視,所以不時看到方太教煮餸,我還很記得那一個個玻璃小碗盛載著不同材料和調味料,然後特寫鏡頭拍到方太艷麗的指甲在醃肉或處理食材。在我心中,方太帶上海口音的廣東話很親切,因為我媽媽也是上海人,也讓我想起廚藝很好的外婆和舅母她們。 看畢整本《生命裡的家常便飯》方任利莎的甜酸苦辣,最讓我感動的不是方太的廚藝有多高超(書中著墨也不多),而是方太對工作的認真、對愛情、婚姻的態度,還是對子女的愛。方太在書中曾過說:「收了對方十元,會讓對方感覺買了十一元的東西。」方太的敬業樂業還可見於其準備節目、寫食譜等,而她的謙虛、不埋堆、做實事、對幫過自己的人銘記於心和據理力爭的態度,我覺得也十分值得讓年輕人學習和借鏡。 方太有5個子女,她說:「在我心中,五個孩子就像五個指頭,縱有長短都是心連心的。」方太常說她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養育兒女,很多事後來的發展都是無心插柳。自己做了媽媽後,對方太所說的更是相當有共鳴,也對自己的媽媽有了更多的體諒和同情。我很喜歡方太說:「人與人之間最初都是沒有愛的,都是你給一些,我給一些,有血緣的母子也是如此,需要有來有往。」 方太在書中分享了很多金句和人生哲理,儘管書出版之時方太已年過七十,如今也已逾90歲,但形象仍能如此正面,成為香港一代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