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- 海上傳奇





每年香港國際電影節我都會選幾套電影來看,每次都是一個人看的,今年電影票漲價了,還好我有學生證,$39就買到特惠票了。

吸引我去看《海上傳奇》的原因是上海,我出生在上海,可是很小的時候就來到香港定居了。對上海這地方,有著深厚的感情,卻也有著穿越不了的疏離。我也知道不可能光憑一套約兩小時的紀錄片,就可以對上海這地方的歷史文化發展了深切的了解,而賈樟柯拍攝的目的也不是這樣。

電影裡共訪問了十幾位1949年以來與經歷上海重大變遷的人物,老中青都有,像天廚創辦人的兒子、當時解放前壯烈犧牲的學運青年的遺孤、上官雲珠的兒子、韓寒和潘迪華等。有的依舊札根上海,有的卻已定居兩岸三地,各自有各自的生活。訪問主要以上海話進行,多麼親切的一種語言啊,聽著像你的家人在向你把人生故事娓娓道來,我想這是非上海人所難以體會的一種鄉愁吧。

趙濤在電影中飾演一個獨自穿梭城中的女子(註:上身的貼身低胸tee,很是讓眼睛吃冰淇淋啊),一直到片末我都不太理解這角色,後來聽導演訪談時指出那是女鬼,很多片段都剪掉了。老實說,我也覺得這部份有點多餘。



但總的來說觀影過程還是很有趣的,人的真實故事往往比電影更可趣。當中的笑與淚,實在是萬家燈火各有一篇長故事。看完後我想到我的家人,他們離鄉別井的背後一定也曾有過掙扎和不捨吧,儘管他們都沒說。

上海在賈樟柯的鏡頭下並不是像世博宣傳片般五光十色,繁華璀璨,反而是帶點灰暗的,市井的,但同時又帶著大城市的忙亂和急促。但在不斷變遷中,上海始終是上海,也許「變」本身就是上海,像一個時髦的女人,無時無刻在改變妝容吧。可是上海人不論到了海外任何一個地方,還是帶著上海人鮮明的個性,這種矛盾之處就是上海人最可愛的地方吧。

電影英文名稱是I Wish I Knew,也是片中出現過的一首英文老歌,賈導說他知道了I Wish I Knew的中文解釋是「早知如此」,就覺得很適合電影的感覺。回首過去,任誰也會有遺憾。


留言